今天聽了王行老師的課
似乎更能理解
過去感情中的盲點


執著於成為一個好男人
所以 你討好 你傾聽 你順應我的每一個需求
這是社會期待給你的框架
也是我和你自己不經意流露出來的期待
所形成的壓力

而我 沒長大的小女孩
也順應這樣的期待
所以 我索求 我期待被照顧 我希望需求都要被滿足

我們都是在社會框架底下
複製不平等的角色經驗

而陷阱就在於
這個過度期待的過程中
你順應我的喜好
但卻長成不是你想要的樣子

就好像你小時候
被爸媽喜愛的條件是成績好
到了戀愛關係中
被我喜愛的條件
是要很man 很有規劃 很能滿足我的需求
如果你做不到
好像我就不愛你了

我用我的小女孩形像期待你保護我
卻將你帶回童年被有條件式的喜愛的創傷經驗中

我現在開始可以理解
你為什麼撤退
也開始理解
你的痛苦和壓力

但我有一點後悔
為何理解的這麼慢

其實 時間過了這麼久
我已經分不出
我就竟是愛你好的樣子 還是愛你這個人
或許都有吧

只是
或許我們能夠早一步發現

你 不必執著做一個順應 討好的好男人(你忘記照顧自己)
而我 也不必執著做一個期待被你照顧的女人(我應該可以照顧自己了)

或許
我們就不會
兩敗俱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llysu70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